半岛·体育(BANDAO SPORTS)官方网站
行业资讯
半岛平台(中国)官方网站-bandao.com特写|守业与求变东莞台商二代转型故事
时间: 2024-09-14浏览次数:
 bd半岛9月8日,2024东莞台博会闭幕。午饭过后,距离展会撤展剩几个小时,吴贤达还在和客户洽谈业务合作。  台风过境后的“世界工厂”,并没有往日般热闹,但馆内却人气火热。闭幕当日,很多和吴贤达一样的台商,依然在积极寻找新订单。  整个夏季,这位东莞台商二代都在奔波中度过。6月底,位于洪梅的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项目正式开工,吴贤达的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。8月底,他出现在企业

  bd半岛9月8日,2024东莞台博会闭幕。午饭过后,距离展会撤展剩几个小时,吴贤达还在和客户洽谈业务合作。

  台风过境后的“世界工厂”,并没有往日般热闹,但馆内却人气火热。闭幕当日,很多和吴贤达一样的台商,依然在积极寻找新订单。

  整个夏季,这位东莞台商二代都在奔波中度过。6月底,位于洪梅的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项目正式开工,吴贤达的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。8月底,他出现在企业越南分厂的剪彩现场。9月初回到东莞,准备新一年的两岸合作盛会。

  2010年时,台资曾经是广东仅次于港资的第二大外资来源。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中,广东占比达到30%以上。其中尤以东莞、中山两市最为集中和活跃。而后,伴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,诸多台商开始迁移至东南亚,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

  但与这些同步发生的,还有台商二代们的创业故事。跟随父辈的步伐,台商二代们从2010年左右陆续来到东莞、中山等地。与父辈不同,他们在广东的投资创业,更多表现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。他们更愿意拥抱创新领域,更愿意与国内大市场的繁荣一同成长,书写着不一样的广东外资故事。

  “我们没有做太长远的计划,以三年为主。三年内经营好东莞和越南的几家工厂。我们希望,未来国内市场营收份额要占到一半以上。”吴贤达说。

  另一边,距离吴贤达10公里之外的东莞市菱森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内,台商二代王猛正在讲述企业与比亚迪的合作历程。“近三年,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发展,我们的业绩也一直跟随比亚迪等巨头们在攀升。”

 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与这些台商二代们的采访中,听到最多的是转型、创新、内销、出海等描述。他们持续深耕大陆市场,期待外资准入的进一步放宽,也期待两岸产业间合作能够继续深入。

  大学毕业后,吴贤达其实有两个选择:进入年薪三十万的台积电工作,那是至今很多台湾青年梦寐以求的地方;跨过海峡来到东莞,进入位于东莞长安镇的家族工厂,跟着父亲从基层做起。

  “台积电已经应聘上了,但是父亲跟我说,建议来大陆试一试,这里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。我也思考,是不是可以来大陆闯闯。”就这样,2008年,吴贤达放弃了台积电的offer,来到大陆扎根制造业。

  彼时,等待吴贤达的不是简单的继承,更多的是时代变革。两年后,因为一次公司内部危机,吴贤达“救火”挑起总经理的担子。随后几年,由于欧美两家大客户破产,大银塑胶订单受到冲击。吴贤达开始意识到,必须带领企业向智能化转型,研发新一代产品,才能保住订单。

  但转型的困难首先出现在内部。吴贤达谈到,当时的工厂还是偏传统制造。而转型最大的挑战,是他要不断将先进制造的理念讲述给员工,“一些老员工跟我们观念不太一样,因此需要磨合”。

  走过接班的懵懂阶段,2016年后,随着年轻干部越来越多,企业在自主研发上不断投入,生产经营也逐年向好,迎来了扭亏盈利的曙光。发展至今,大银塑胶已经是一家拥有600多人,产品囊括智能家电、运动产品、半成品等品类的制造业大厂。

  两年后,中美贸易摩擦给诸多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带来持续性影响,大银塑胶凭借良好的产品和客户黏性,起初并未受到太大冲击。

  但经历了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影响,企业营收在2021年达到高峰后,2023年出现了下滑。今年开始,有客户提出,希望大银塑胶能在海外设厂制造。

  不确定性越来越多,企业也只能加快建设越南分厂。1月选址、2月签约、半年盖好工厂,8月底,企业在越南北宁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可以开工。

  今年开始,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吸尘器、扫地机器人、空气炸锅等家电用品关税豁免于6月14日到期,往后都要被加征25%的关税。这一话题的升温,对今年的大银塑胶来说,无疑传导了诸多压力。

  “没办法,客户要求海外制造。其实他也不是要求全部转移,但必须在国外有一个制造工厂,他们要转移风险。”吴贤达说。

  吴贤达对此较为乐观。“短期来说我们必须分割订单,管理成本会上升,可是站在企业发展角度,这也迫使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必须更系统化、制度化,产品竞争力也必须更强。”吴贤达认为。

  而另一方面,这也让企业拓展订单有了更多选择。吴贤达介绍,如果客户要求品质好,就可以在国内生产。如果比较低阶产品,价格又可以接受一些浮动,则可选择海外生产。

  “不同的是,企业必须变得更有效率。未来东莞和越南的工厂,如何同步管理,我个人的时间分配、管理体系和管理认知也必须提升。”吴贤达说,这些都让他更愿意在企业智能化管理升级上投入更多成本。

  与初代台商不同,除了大银塑胶总经理和长安台商协会会长的身份外,吴贤达在平常还是一位新媒体博主。他会在视频号分享“生意经”,推广业务,与同行交流、学习。“这些都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之一。”

  当前,东莞累计批准的台企数量约占全国的1/10,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超过200亿美元,约占广东省的三成。在这座台商最早扎根的制造业大市里,台商来来往往,而至今在这里耕耘的台商二代们,似乎对扎根大陆更为坚定。

  跟随父辈步伐,今年34岁的台商二代卢威豪12年前到东莞协助父亲打理工厂,而今主动将目光投入到半导体产业中。“广东和东莞正大力培育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这为我们公司未来发展培育了土壤。”卢威豪说。

  如今,卢威豪已经扎根在东莞松山湖青创中心,从事半导体产业先进封装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。作为第二代台商,卢威豪选择待在大陆,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这里广阔的市场空间、健全的供应链及极低的试错成本。

  对于这些经历了海外留学的台商二代而言,尽管全球经济波动较大,但大陆在产业发展上的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,依旧能保证他们在做大海外市场的同时,不断开拓内销市场。

  发展至今,与初代台商开拓国内市场极大不同的是,二代台商们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内销,而是通过与大陆企业深度合作,深度嵌入到国内产业链环节中。

  2022年7月22日,王猛在朋友圈发布消息,菱森成为比亚迪集团的合格供应商,未来将不断研发和创新,打造业界旗舰品牌。

  “其实我们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早期,就已经和其代工企业宁德时代有相关合作。”王猛介绍,菱森主要制造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的高端装备,去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0%左右。

  自1988年在台湾创立以来,菱森一直从事以锂电铜箔分切设备的设计、生产等于一体的高精密分切设备领域。据王猛回忆,菱森自创立以来,就提出要做永磁同步电机和高速电机(当下无人机专用)。

  彼时,大陆市场这些设备都依赖进口,价格和服务成本都高。菱森便一步步坚持开拓这个市场,把做电机的利润砸到研发设备上面,并且免费给客户做样机拿去试用,用好了再付钱。

  “2015年开始,我们从电机转型重点研发设备制造,那一年,我们就切入到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。如何能追得上别人,同时帮助国内用户降成本,是当时我们的一个方向。”王猛笑着说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菱森与国内诸多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。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中出现的供应链紧张现实问题,企业不断嵌入到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中,与内资企业一道出海。

  王猛说,菱森未来会以位于莞台高新产业园区的工厂作为生产点,继而联合台湾公司一起出海。“这样做的优势在于,欧美的客户对于台企包容度更高。我们也会利用这一优势,带动客户一同出海。”

  距离去年国家批复同意《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》,已经过去了一整年。过去一年在政策支持下,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正越走越宽广。一年来,一批总投资额49.38亿元的台资重大项目加速落地。而以台商二代们为起点,新的莞台合作之路,将演绎青年们的双向融合故事。
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半岛·体育(BANDAO SPORTS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

浙ICP备15031092号